
今年初,周口市一位妇产( chǎn)科医生因遭受网暴而跳( tiào)楼自杀,让人感到痛心。这( zhè)则热搜重新引发了人们( men)对医护人员遭受的困境( jìng)和不公正对待的热议和( hé)关注。
在痛心之余, 我们该( gāi)如何去理解一个普通医( yī)护人员在日常工作中承( chéng)受着什么?
最近,有一部德( dé)语新片《夜班》(Heldin)在流媒体上( shàng)线,讲述了瑞士一家医院( yuàn)的外科护士林德轮值的( de)一个夜班,从上班到下班( bān)一连串惊心动魄的经历( lì)。这也让我想起今年初大( dà)热的那部口碑美剧《匹兹( zī)堡医护前线》(The Pitt),用15集电视剧( jù),承载了一个急诊室的15个( gè)小时。

同样是完整地展示( shì)一次轮班,同样采用大量( liàng)长镜头、跟随镜头等仿纪( jì)录片的语言,两部作品都( dōu)揭示了一个资源匮乏、不( bù)堪负重的医疗体系。
真实( shí)、克制、剥离英雄主义,是观( guān)众对这两部医疗片的普( pǔ)遍评价。它们也得到了很( hěn)多真实医护人员的认可( kě)。
有人说《夜班》就像《匹兹堡( bǎo)医护前线》的番外。在我看( kàn)来,《夜班》用更冷峻、克制的( de)镜头,聚焦处在医疗产业( yè)更底层的一个小小护士( shì)在一个夜班之内应对的( de)种种让人窒息的状况,更( gèng)透出这个行业深深的的( de)无力感,以及在残酷现实( shí)背后的人性光辉。
我非常( cháng)推荐大家去看看这两部( bù)片。这里面也夹杂着一些( xiē)私人感情,因为我身边的( de)亲人就是医生和护士,她( tā)们的辛苦和不易,我从小( xiǎo)看在眼里。当前,医疗资源( yuán)紧张已经成为全球性的( de)问题,两部片子中揭示的( de)困境,或许是所有国家都( dōu)在经历的。
时间,患者流逝( shì)的生命
《匹兹堡医护前线( xiàn)》套用了经典美剧《24小时》的( de)手法——剧集里的一小时,等( děng)同于现实中的一小时。
故( gù)事第一集从早上7点,急诊( zhěn)医生上班开始,叙述从7点( diǎn)到8点这一小时内的故事( shì),剧集的时长也是一个小( xiǎo)时。第二集从8点到9点,如此( cǐ)类推,一直到第15集,晚上10点( diǎn),医生们下班,全剧结束。戏( xì)内戏外,观众和角色承受( shòu)着相同时长的压力。

剧情( qíng)一小时一小时地展开,展( zhǎn)现了发生在匹兹堡一家( jiā)医院急诊室内,罗比医生( shēng)和其他10几名急诊医护人( rén)员一天内的经历。每一个( gè)小时,影片的镜头运用、节( jié)奏掌控、场景布置和氛围( wéi)营造都在叠加紧张气氛( fēn),让急诊室内的压力不断( duàn)升级。

《夜班》的电影时空是( shì)护士林德的一次夜班。电( diàn)影没有剧集这么大的时( shí)长和篇幅,但节奏同样非( fēi)常紧凑,一次次地将各种( zhǒng)棘手的难题推到护士面( miàn)前,通过密集的的叙事,营( yíng)造出窒息感。
时间,在医疗( liáo)剧中是最重要的元素。 它( tā)关乎患者的生死,每一秒( miǎo)钟都代表着流逝的生命( mìng)。无论是在匹兹堡急诊室( shì)还是在瑞士的医院里,医( yī)护人员所拼命对抗的,正( zhèng)是时间。
《匹兹堡》对时间的( de)表现方式是“流程”。影视作( zuò)品通常会为了突出矛盾( dùn)冲突而省去中间的流程( chéng)环节,而《匹兹堡》则完整地( dì)把这些流程呈现出来,如( rú)何对患者的喉咙进行气( qì)管插管,如何将患者转移( yí)到ECMO上……

而在《夜班》里,时间表( biǎo)现为多线程叙事。林德要( yào)在同一时间内面对多个( gè)状况:手术室催着她送病( bìng)人过去做手术,一个病人( rén)等着换抗生素,几个病人( rén)需要止痛药,打开药柜发( fā)现没有补货,手上兑着好( hǎo)几瓶药水,出院的病人打( dǎ)电话来找眼镜,隔壁科室( shì)还要把病人往这边送……当( dāng)无数个事情同时摆在林( lín)德面前,时间在电影中仿( fǎng)佛凝固了,制造出一个让( ràng)人窒息的真空状态。
两部( bù)作品都运用了单一场景( jǐng)(医院/急诊室),紧凑的多线( xiàn)程叙事,让时间的流逝在( zài)影片中成为最重要的叙( xù)事要素。
真实,仿纪录片的( de)镜头
相比《实习医生格蕾( lěi)》等医疗剧中精良的画面( miàn),《匹兹堡医护前线》的画风( fēng)显得粗犷得多。《匹兹堡》中( zhōng)的急诊室,是一个混乱的( de)场所,拥挤,吵杂,危机四伏( fú)。走廊里堆满了临时病床( chuáng),医生们汗流浃背,疲惫不( bù)堪。

大量的手持摄影机,穿( chuān)行于急诊室的各个房间( jiān)。游走的镜头跟随着医生( shēng)忙乱的身影,从一个病人( rén)到另一个病人,场景和人( rén)物都在不断切换。在同一( yī)个画面内,频繁运用变焦( jiāo)等手法来切换视觉重心( xīn)。这种运镜和组织剧情的( de)方式,模拟出现实中急诊( zhěn)室的状态。

片中几乎不使( shǐ)用配乐,唯一的“配乐”就是( shì)医院里各种电子医疗设( shè)备的声音,推动担架车轮( lún)的滚动声、心电监测仪的( de)声音、病人的痛苦呻吟、哀( āi)悼者的哭声等。
《夜班》和《匹( pǐ)兹堡医护前线》不同的是( shì),影片里没有鲜血喷溅的( de)场景,冷峻克制的镜头语( yǔ)言却堪比一部惊悚片。

电( diàn)影的第一个场景是从洗( xǐ)衣房开始的,一排排蓝色( sè)护理服在流水线上划过( guò),机械、单一、平稳,暗示了这( zhè)个职业的重复机械,以及( jí)支撑公共医疗体系运转( zhuǎn)所需要的庞大人力。

女主( zhǔ)角林德穿过冰冷的隧道( dào)去上班,在休息室里换衣( yī)服,粗粝的墙壁,冷调的白( bái)光,制造出一种疏离感——电( diàn)影从一开始就告诉观众( zhòng),镜头只是在客观地呈现( xiàn)这个职业,并不希望代入( rù)太多主观情绪。
90分钟的电( diàn)影,对护士这个职业的展( zhǎn)示没有任何废戏。从林德( dé)换上工作服那一刻起,观( guān)众就跟随镜头进入她忙( máng)碌的工作,和她一起面对( duì)不同的病患。
电影也真实( shí)地记录了病患的群像。一( yī)位看似精英阶层的商人( rén)从入院后就一直在打电( diàn)话处理工作,到了手术室( shì)才流露出恐惧;苛刻的VIP房( fáng)病人其实内心十分脆弱( ruò);女家属因母亲去世而崩( bēng)溃地向她发火;要换抗生( shēng)素的病人因林德延迟了( le)好几个小时才来而焦躁( zào)不安,怪她打针太疼……

对于( yú)病人的痛苦,护士无法完( wán)全感同身受,而站在病人( rén)的角度,他们也无法理解( jiě)林德面临的困境。前一分( fēn)钟,她刚刚送走了一个死( sǐ)去的病患,因为自己太忙( máng)一直没时间去照看她而( ér)深陷自责中;后一分钟,那( nà)位VIP房间的病人就掐着表( biǎo)质问她,为什么倒一杯茶( chá)要1小时15分钟。
电影的真实( shí)在于客观反映出了人与( yǔ)人之间的这种疏离,这也( yě)是医患矛盾的根源,因为( wèi)人类的痛苦并不相通。

医( yī)者,仁心与无力
《夜班》中的( de)林德是一个非常专业和( hé)有经验的护士,她认真负( fù)责,尽心尽力,同时响应多( duō)个患者的诉求,妥帖而有( yǒu)条不紊;在病人不停地抱( bào)怨和不信任中一次就扎( zhā)针成功;照顾每个病患的( de)情绪,回应家属的需求。她( tā)能记下几乎每个病患的( de)细节,在高压下表现出专( zhuān)业的工作能力。
然而,漫长( zhǎng)的夜班里,和林德搭班的( de)实际上只有一名同事,以( yǐ)及一个缺乏经验的实习( xí)生,而她们要照顾25位病人( rén)。医院领导无力解决这种( zhǒng)困境,只是一味让病人入( rù)住。所有患者遇到的情况( kuàng),都会第一时间找到她。
一( yī)边要宽慰等了6天仍等不( bù)来医生的老年患者,一边( biān)要和刚下手术台的医生( shēng)吵架,她被困在愤然离去( qù)的医生和苦苦等待的患( huàn)者之间。 因为资源短缺而( ér)带来的问题,却是在一线( xiàn)的护士承担。

作为护士,林( lín)德不负责输出治疗方案( àn),只负责对病患进行清洗( xǐ)、修复、安慰。她是隔在患者( zhě)与病痛之间的缓冲剂。她( tā)无法创造奇迹,只能减轻( qīng)这个过程中的痛苦。
电影( yǐng)将医护人员还原成一个( gè)普通的人。 她会因过分忙( máng)碌而开错药导致病人过( guò)敏,会因为VIP病人的无理要( yào)求而崩溃,情绪失控地将( jiāng)病人价值4万法郎的手表( biǎo)丢出窗外。当林德沮丧地( dì)回到休息室告诉同事这( zhè)件事时,两个人不是抱在( zài)一起哭,而是放声大笑,“你( nǐ)胆子真大……” 这也是全片中( zhōng)仅有的让人喘一口气的( de)时刻。

《匹兹堡医护前线》的( de)人物设置则相对更复杂( zá),呈现了一部群像戏。
从第( dì)一集开始,医生、护士有将( jiāng)近十个主要角色进入剧( jù)情,加上每个案例的病患( huàn),让人眼花缭乱。但是,片子( zi)没有急着让你记住每个( gè)人,而是通过一个个案例( lì)的展开和深入,带领观众( zhòng)慢慢去了解每个人物的( de)个性,走近他们的内心。

主( zhǔ)治医生罗比是急诊室的( de)核心人物,他专业水平过( guò)硬,稳重可靠,紧要关头能( néng)凝聚团队,点拨新人,稳定( dìng)军心,还能照顾每个患者( zhě)的特殊需求,处理各种棘( jí)手的医患关系……(饰演罗比( bǐ)医生的诺亚·怀尔,正是医( yī)疗剧鼻祖《急诊室的故事( shì)》的卡特医生扮演者。)

但即( jí)便是这样一个看似无所( suǒ)不能的人,也有自己的弱( ruò)点。影片不断通过闪回来( lái)揭开他的创伤:在新冠疫( yì)情中,老师的不幸殉职给( gěi)他留下了很大阴影,长达( dá)四年无法继续从医。电视( shì)剧所描述的那一天,正是( shì)他重新回到工作岗位的( de)第一天。
和大多数医疗剧( jù)当中将医护人员刻画成( chéng)精英和天才不同,《匹兹堡( bǎo)》中的医护人员并没有那( nà)么完美。他们都是挣扎在( zài)生活夹缝中的普通人。
住( zhù)院医生科林斯因调解一( yī)对病患母女关系而被撞( zhuàng)到,不幸流产。二级住院医( yī)梅丽莎有个患自闭症的( de)妹妹,而她自己也会在人( rén)多的环境里感到局促不( bù)安(梅丽莎由《绝命毒师》中( zhōng)老白的女儿饰演,她出色( sè)地演出了一个不善言辞( cí)但对病患非常细心的医( yī)生)。

麦凯医生在前夫争夺( duó)儿子的抚养权,全天戴着( zhe)足踝监控。实习医生贾瓦( wǎ)迪在新人中能力很强,却( què)因很有声望的医生母亲( qīn)而总是被看作“关系户”,在( zài)母亲的强势教导中,她挣( zhēng)扎着想独当一面。

医院的( de)新人中,有总是被喷一身( shēn)血,一天内换了无数次衣( yī)服的实习小哥;有毒舌又( yòu)要强,关键时却紧张得没( méi)握住手术刀,扎到带教老( lǎo)师脚上的新手医生。

但是( shì),随着剧情的发展,你会逐( zhú)渐认识,并喜欢上这些人( rén)。

总之,剧中的医护人员并( bìng)没有那么完美,他们竭尽( jǐn)全力,但很多时候他们又( yòu)无能为力。 这也传递出影( yǐng)片的核心理念:医疗事业( yè)是一份由真实、会犯错的( de)普通人在持续的压力潮( cháo)汐中完成的工作。
人性,职( zhí)业以外的微光
同样是紧( jǐn)迫密集的叙事,《夜班》的难( nán)得之处在于,给人性留出( chū)了叙述空间。
电影开头,前( qián)一个班的护理员告诉林( lín)德,那个便秘的老太太喜( xǐ)欢唱歌,在临近尾声时,当( dāng)病人精神崩溃,她记得用( yòng)唱歌来安抚老人的情绪( xù)。她会记住自己曾经照顾( gù)过的病人的情况,得知莫( mò)里纳太太前来复查时,会( huì)提前给她的两个孩子准( zhǔn)备棒棒糖。
她会花时间和( hé)病人一起看他的狗,会为( wèi)了给病人一个答复而追( zhuī)着医生吵架。在送走离世( shì)的老太太之前,给她系好( hǎo)围巾。这都是林德在职业( yè)身份之外透出的人性微( wēi)光。

而相对地,患者也给与( yǔ)了林德同样人性的回应( yīng):因为抽烟而和她大吵一( yī)架的女病人,把捡到的那( nà)只4万发廊的手表还给她( tā)。一直无理取闹的VIP病人,最( zuì)后不但没有追究她扔手( shǒu)表的事,还对她敞开了心( xīn)扉。
影片结尾,在下班回家( jiā)的末班车上,林德和那个( gè)去世的老太太并排而坐( zuò)(林德的想象),这是林德与( yǔ)自己没有照顾好她的愧( kuì)疚和解,而她也将会带着( zhe)这份痛苦的记忆继续前( qián)行。

这也是我为什么更喜( xǐ)欢《夜班》的原因,它没有那( nà)么多的戏剧冲突,一直和( hé)观众保持着距离,从一开( kāi)始的冷峻刻画,让人窒息( xī)的叙事,到最后撕开一道( dào)口子,让人性的光芒照进( jìn)来。
《夜班》的导演佩特拉·沃( wò)尔普(Petra Volpe)曾经与一位护士同( tóng)住多年,亲眼目睹室友的( de)工作环境变得越来越恶( è)劣。2020年,她看了由一位德国( guó)护士马德琳·卡维拉奇(Madeline Calvelage)写( xiě)的自传体小说《我们的职( zhí)业不是问题所在。问题在( zài)于环境:在今天做护士意( yì)味着什么》,小说写了她的( de)一次值夜班经历。于是,沃( wò)尔普就把它拍成了电影( yǐng)。
电影拍摄期间,沃尔普请( qǐng)来一位有经验的护士在( zài)片场当顾问,并严格训练( liàn)女主演莱奥妮·贝内施,确( què)保每一个动作都准确无( wú)误。这位护理顾问在重症( zhèng)监护室工作了25年,但经历( lì)过新冠疫情后,身体留下( xià)了严重的后遗症,导致她( tā)无法再继续做护士。

《夜班( bān)》片尾的字幕揭示了沃尔( ěr)普想传达的信息:“到2030年瑞( ruì)士将短缺3万名护士,36%受训( xùn)护理人员在入职4年内离( lí)职,这也是全球范围内面( miàn)临的问题,已造成健康危( wēi)机。据世界卫生组织预测( cè),2030年全球护理人力短缺将( jiāng)达到1300万。”
这也是《匹兹堡医( yī)护前线》中的护士长达娜( nà)面临的处境。作为护士长( zhǎng),达娜一刻不停地紧盯大( dà)屏安排病患就医,一边安( ān)抚病人们的情绪,却被某( mǒu)个等到发火的患者狠揍( zòu)了一拳,这让她萌生了离( lí)职的念头。

两部作品都揭( jiē)示了后疫情时代,全球医( yī)疗系统面临的困境。在美( měi)国,医疗系统罢工事件接( jiē)续不断。紧急护士协会(ENA)2024年( nián)发布的调查指出,在接受( shòu)调查的近500名成员中,56%的护( hù)士在过去30天内曾遭受言( yán)语侮辱、暴力威胁或身体( tǐ)攻击,42%的受调查成员计划( huà)在未来1~2年内离开临床岗( gǎng)位。
欧洲是全球老龄化最( zuì)严重的地区之一,对护理( lǐ)和长期照护的需求持续( xù)上升。老龄化意味着护士( shì)们也进入老年,根据 WHO 欧洲( zhōu)区域办事处2022年的数据,欧( ōu)洲有约900万名护士,但每3个( gè)护士中就有1个年龄超过( guò)50岁。
而在国内,医护人员同( tóng)样面临着薪酬待遇、工作( zuò)时长、工作压力、职业发展( zhǎn)空间、医患关系等问题,很( hěn)多医护人员甚至在24小时( shí)连轴转地工作……
医疗资源( yuán)紧张,是全球范围内的健( jiàn)康危机。而给予医护人员( yuán)更多尊重和理解,显得尤( yóu)为重要。
剧光间上有一名真( zhēn)实的医生在看完《匹兹堡( bǎo)医护前线》后评论:第一次( cì)下班,呼吸到医院外面的( de)新鲜空气,脑子只有一个( gè)想法,我的床在哪里?遇到( dào)了那么多患者,感受生命( mìng)的逝去,生命的坚韧,这就( jiù)是医生的日常。
最后, 《夜班( bān)》的德语片名为Heldin,中文翻译( yì)为:“女英雄”。
………………………………………………
如果你也喜欢( huān)电影,欢迎关注我的公众( zhòng)号: Movieday 一起分享好片吧
